查看原文
其他

小学生爱玩的“咕卡”里藏着什么商机?

江大发 青年横财发展会 2024-01-23

近来,互联网上的“小孩哥”和“小孩姐”愈发多了起来。

 
从“于果英语哥”、“小谷数学课”、“老陈爱刷机”等技术流,到掌勺街边炒饭摊位,娴熟救助流浪小猫,给排队大学生分发自制雪球,路见不平直球式回怼的实干派......
 
10后们碾压普通成人的满级技能和超越年龄的视野格局,让前浪们忍不住汗流浃背。
 
小孩界“三巨头”
 
众人才惊觉,95后已年近30岁,00后已开始整顿职场,10后也要接棒赛博生力军了。
 
我们也是时候擦亮眼睛调整视野了。或许,相比于不堪重负的中年人,勒紧裤腰带的打工小青年,囊中羞涩的大学生们,10后才是新的财富矿脉。
 

 
流行趋势会告诉你哪里有金子,所以我们得先知道:10们都在玩什么?
 
带着这个疑问,你将收获一堆熟悉又陌生的名词:手账、盘串、咕卡、流沙砖、史莱姆、奶油胶、吧唧机、安静书、萝卜刀、火漆章......
 
在这个横跨3岁-12岁年龄层的社交圈,娱乐风尚包罗万象且日新月异,其中最值得一提的,则是当下被誉为孩圈社交硬通货的“咕卡”。
 
图片来源小红书@我叫马书乐
 
所谓“咕卡”,又可称为“贴卡”,简单来说就是用各式各样的贴纸来装饰小卡片。
 
新手玩家,仅需一把镊子、一张卡盘、若干贴纸,就能快速入门。
 
制作好的“咕卡”套上链条后,即可变身手机或者背包小挂件,成品互赠是小学生间的友谊标志。当然,作为他们的阿姨或者舅舅,你也有很大几率收到这样的礼物。
 
10后博主们如@格姐成长日记、@我是机灵姐等,都曾在自己的账号中,为网友们详细科普过风靡万千小学生的咕卡活动。
 

 
像视频中那样,拿起五花八门的“咕卡盘”,或透明、或渐变、或带闪粉,再揭下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的贴纸,常规款的、古风款的、校园风的、节日限定的,最后用镊子将你的巧思和审美落地,一场酣畅淋漓的咕卡艺术就完成了。
 
说起来,这项娱乐活动对于80后90后的同学而言并不陌生,谁小时候还没在书本、课桌、冰箱、墙壁、甚至是家里的床头柜上贴过贴纸呢?
 
但是,让许多成年人不解的是,只不过是从“万物皆可贴贴”到“布局在方寸之间”,它怎么就从一项平平无奇的手作活动,成为了10后的社交宠儿。
 
 
直到大人们也忍不住亲自动手,这股热度就像回旋镖一样,再次燃烧到了00后、90后,甚至是80后身上。
 
打开小红书,与“咕卡”相关的笔记超过78万篇,浏览量达15.3亿次;在抖音上,“咕卡”话题的播放量超50亿次;就连明星综艺和达人日常中,都频频出现“咕卡”的身影。
 
不同于小学生们“咕卡”的强社交属性,成年人爱上的是沉浸式咕卡带来的放松,每撕下一张贴纸都像是对颅内神经的一次“马杀鸡”,这效果堪比顶级asmr带来的享受。
 
 
简言之,“咕卡”如今已经是一项集解压、美育、社交于一体的优质手作活动。
 

 
事实上,“咕卡”源于韩国饭圈手作,“咕”在韩语里意为“装饰”。
 
众所周知,韩国的偶像产业十分发达,爱豆在发行专辑或周边时,通常会附赠几张印着本人美照的小卡,部分稀有的限定小卡非常昂贵,粉丝们为了更妥善地收藏,会为小卡装上保护套。
 
部分心灵手巧的粉丝们,还会在保护套表面贴上花朵、字母、星星等贴纸作为装饰,这种“装点边框”的艺术久而久之就延伸为了“咕卡”。
 
图片来源小红书@HJLIN
 
起初,粉丝们只是在边框上点缀一些可爱又简约的元素,但左看右看都觉得这样的寡淡不足以衬托自家哥哥姐姐们的颜值,于是集瑰丽和繁复于一身的“极繁主义”风格开始大行其道。
 
图片来源小红书@小狐狸的聪明毛
 
平面贴纸加上PVC板制作的立体卡砖犹嫌不足,那就再加上绚烂的钻石和宝石做点缀,让姐姐们的美貌更耀眼。
 
图片来源小红书@酒子
 
就算是元素堆叠已经到了瓶颈,也要在版式和色彩上迷幻你的眼球。
 
图片来源微博@壹零_W10
 
“咕卡”在内娱饭圈也不甘示弱。刚学会咕卡的10后老弟,与追星族姐姐终于拥有了共同话题,不惜献出珍贵的奥特曼咕卡,为宋亚轩做点缀。
 
图片来源抖音@pppi
 
给我梨花带雨的嬛嬛也“咕”一张。
 
图片来源B站@莉莉安的手账
 
某种程度上来说,爱豆小卡就像是平面版的芭比娃娃,咕卡类似于换装游戏,其中饱含粉丝的爱意和乐趣。
 
当然,饭圈并非人人都有手作天赋,于是“代咕卡”服务出现了,即手作人按照粉丝的主题和风格要求,为其定制卡砖或者卡托,由此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者。
 
“咕卡”宇宙也由此进入快速迭代,在元素上开始包罗万象,从梦幻风的蝴蝶、可爱风的蕾丝、到哥特风的堡垒、千禧风的Y2K、机能风的链条,各类排列组合一应俱全;在材质也不再限制于贴纸,无论是胶带、闪粉、奶油胶、还是美甲贴、丙烯笔,只要是好看的都能往上糊。
 
当一张小卡在二手市场上卖到七八十元时,漂亮的“咕卡”甚至比它还贵上许多,大有买椟还珠的意味,“咕卡”从此自成一派。
 
图片来源小红书@黎明码头(限流版)
 
此后,在饭圈和手账圈浸润多年的咕卡文化,又随着美乐蒂、玉桂狗、domi等文创贴纸IP,渗透进了10后的社交圈。
 
本质上,“咕卡”在小学生中间风靡,是一次强有力的文化破圈。
 

 
当一个产业不再只服务于小众群体时,创业的门槛也随之降低。
 
围绕“咕卡”,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方向:一个是耗材,一个是文创IP。
 
先说说前者,早在“小学生咕卡”成为热搜词之时,机智的商家就捕捉到了新商机,仅靠销售“咕卡套装”就赚得盆满钵满。
 
比如,抖音粉丝量仅433个的“布布猫不吃鱼”,一款售价区间在2.7元-34.9元的咕卡套装,基础款仅包含卡盘和奶油胶,已售出6.9万件,保守预估销售额接近20万元。
 
抖音粉丝量达2.8万的“柒柒日常文具店”,一款售价19.8起的咕卡套装,已售出11.8万件,最低预估销售额超200万元。
 
 
这些商家,通过发布简易的咕卡教程成为垂类账号,再上架入门级的耗材套餐,主打便宜快捷,顺着“咕卡”的热度,爆发出了惊人的带货力,搭上了财富快车。
 
从买家评价中也可以看出,套装产品的主力消费群体是家长,比起萝卜刀、火漆章这类存在一定危险性的玩具,家长们对“咕卡”的接受度很高,将其作为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和培育美商的工具。
 
循着这样的路径,选择咕卡耗材作为商业方向的伙伴们,可以通过理念的包装和各类耗材的组合,推出更多进阶套餐。
 
另一方面,文创IP是咕卡文化的重要一环。
 
一直以来,“韩贴”都是咕卡贴的主流,无论是可爱风小熊小兔Floro、Coraltree的甜美高冷3D建模女孩、Yowoo的花式小狗,还是最近大火的domi......这些IP贴纸,在精准踩中女孩们喜好的同时,价格也相对昂贵。
 
图片来源小红书@春田小满
 
一张正版的韩贴,换算为人民币通常要卖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,而国产贴纸的价格普遍集中在10元以下,3元到5元的更是遍地皆是。
 
圈内人苦韩贴价格久矣,但国产贴纸又未能跟上脚步,概因其品牌化程度低、原创意识薄弱、综合性价比较低。
 
与此同时,诞生于1975年的美乐蒂、2002年生的玉桂狗等经典日系IP,正以贴纸胶带等文创产品为媒介,抢占新一代的心智。
 
 
乘着“咕卡”社交的东风,或许当下无论是推动经典IP入局,还是创作者以身入局打造新IP,都有很大的运作空间。

 

参考资料:

玩了一次咕卡,感觉半只脚踏进了文艺复兴殿堂

月售百万元的“咕卡”套装,如何成为10后社交货币?

 咕卡,是一种很新的社交

 炼丹炉市场观察|被10后带火的咕卡,能否跑出下一个泡泡玛特?(baidu.com)

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58526247055535678&wfr=spider&for=pc



设计/视觉:O.O




这届年轻人的跨年搭子为何是它?
江苏县城大妈怎么成了北美辣妹的审美导师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小学生爱玩的“咕卡”里藏着什么商机?

江大发 青年横财发展会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